四月頭,恰逢復活節的周末長假,兩位舊同事來香港找我。到郎豪坊閒逛時,其中一位忍不住問了我:“你覺不覺得這裡的人走路很喜歡撞人?”我說:“對啊!這裡的人是吃玻璃長大的!”
我並非刻意針對港人,因爲我知道當中的害群之馬其實是另有其人。我蠻慶幸自己住的地方是在新界而不是在人口密集的市中心,因爲那裏實在太多人了。我也不喜歡在香港生活,因爲那裏的節奏很快,競爭非常激烈,人也兇巴巴的,讓人有窒息的感覺。
回家的感覺是超好的。好友說我很「犯賤」,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有的美好。我不是「犯賤」,而是之前沒經歷過不一樣的東西,沒得作比較。如今,走出了自己的「安全區」后才有所領悟。
自己對國人的印象也不怎麽好:現實、無人情味、虛僞、沒禮貌。可是,近日發生在我身上的際遇卻讓我感到有點小驚喜。記得某個星期天午後,我離開了一位朋友的家,正要步行到巴士站的途中,忽然下起了雨而且雨勢很快轉大了。我站在行人交通燈的等候処,癡癡地等待「绿人」的到來,卻怎麽也不快點來。這時,一位比我矮小很多的小姐,撐著傘,來到我身旁。她見我用手遮著雨,便把傘移了過來,對我說:“一起遮吧!”我頓時被她的「拔『傘』相助」感動了,難以相信原來這小島國是有溫情的!這位好心人還問我要上哪去。我指了指對面的巴士站,對她說我正要去那裏搭巴士。我不好意思地問她是否趕時間或特別繞道而行之類的問題。她卻很有禮貌地說“沒關係。我往哪個方向走都能到家。”她遮我其實有點辛苦,因爲我人比她高很多。雖然只是蠻短的一段路,她卻讓我感動不已。
還有一回,我陪好友及兩位長者等的士。好友的父親行動有點不方便,於是只有我在排隊。誰知,的士來了,排在第一位的小姐卻奇跡般地讓給了站在她身旁的好友及其父母。好友還問她,這樣讓給她,後面的人會否對她不滿。她於是轉過身問身後的人是否有歧義,那位仁兄説沒有。好友向她道謝後便上前開車門。我見狀,立刻上前去,乘坐那輛的士離開。過後,有好幾回都遇到類似相同的「的士禮讓」情形呢。
希望能有越來越多這些「善心人士」的出現,不計回報、發自内心地去幫助身邊的人,好讓這裡的生活素質變得更好,更窩心。
致那些幫過我的路人甲、乙、丙、丁:謝謝你們!你們會有福報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