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March 30, 2010

觸景生情

剛上了一堂文學翻譯的課。老實說,非常難。我對中國古典文學的認識並不深,嚴格來説簡直是「一概不知」!鄭教授幾乎每一堂課都不斷地重復著同樣的東西。她說,翻譯文學作品最重要的不只是其中的cognitive content (字面之意), emotive content (情感之意)也同樣重要,特別是中國文學,講究的便是個「情」字。

我的重點不是要在這兒長篇大論一番,而是今天的課提到了四個字——「觸景生情」,讓我感觸良多。許多中國當代的詩集一貫採用「前景后情」的手法來描繪當下的心情。比如我們再也熟悉不過的李白之作「靜夜思」,詩人對眼前的景物有感慨,以造成他所用的文字個個都反映了内心深處的情感。

幾千年后的今天,我們身邊不乏遇到類似這種情形。頭幾個月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在香港生活,不論去到那裏走到哪裏,只要是眼前看到的景或物,都會讓我想家。不知道是不是因爲年齡的關係,還是身處的地方有所變動的原故,以前在書本上讀到的東西如今能有所體會;在冬天裏,「寒風刺骨」的感覺原來竟是如此!

上個星期六晚上觀看了由榮念增執導的舞臺劇「夜奔」。又是另一部我看不懂的舞臺劇。整部劇丟了很多問題給觀衆去思考,印象最深刻的一道題是「如果你用現代的眼光來看林沖,還會是和他當時的想法一樣嗎?」。

我相信一些想法會隨著時間而改變,可有些東西是屹立不倒的,尤其是「情感」這折磨人的東西。

1 comment:

  1. very chim...the 'google' translation didn't do a good job. I am 'lost' amongst the words...@-@

    ReplyDele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