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riday, October 23, 2009

我就讀的大專學府

還沒跟大家好好地介紹我的學校: 香港中文大學。

中大是一所非常漂亮的學校 campus 因為她其實是在山上﹐週圍都被大海環繞著。

這是位於總圖書館 (Central Library) 前的彫像 sculpture.




















圖書館旁的水池。覺不覺得很有一股濃濃的歐洲風味?
















中大的校微 school crest.















中大一共有九個書院 9 colleges 而我所屬的是新亞書院 New Asia College.















新亞書院 New Asia College 坐落在山上的最頂端﹐週圍的景色當然不在話下。夠迷人吧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我就讀的翻譯系就在這人文館裡頭!















人文館旁邊的圖書館。


Monday, October 19, 2009

祝我生日快樂!

一個月前的今天是我的生日。也剛好是農曆的八月初一。

今年的生日和往常過得很不一樣﹐因為這是第一次自己在國外渡過的。
很難忘也會很珍惜這個回憶。

一班好友為我 "設計" 了一個驚喜。"騙" 我在家待到下午一點多才能出去happy happy﹐好好地慶祝一下。其實﹐我早在上午大概九點半左右就收到她們的 "禮物" 了。可是﹐她們之前說過會撥電到我家來祝賀我 "Happy Birthday"﹐千吩萬咐一定要等到她們打來才能出門。傻傻的我只好痴痴地等咯!

這就是她們大老遠從新加坡為我準備的生日禮物:

收到這份驚喜的確讓我感到很感動!
總覺得﹐自從來到這裡後﹐我的感官變得特別敏感。
(1) 視覺: 看到朋友發來的簡訊或 email﹐會特別的感動和珍惜!
(2) 聽覺: 電話里傳來的聲音﹐聽起來特別的親切!
(3) 觸覺: 每晚抱著這個 bear bear 入睡感覺特別窩心!
(4) 味覺: 從新加坡帶來的一些食物﹐比如 otah 和 asam 醬料﹐吃起來特別有味道!
(5) 嗅覺: 每天都會定時上網看新加坡的新聞﹐"嗅" 一下家裡的狀況!
還有 ......
(6) 直覺: ....... 直覺告訴我遠在家鄉的你﹐天天都會想念我! 會支持我! 祝福我的!!!
終於有長大的感覺了!
Happy Belated Birthday To ME!!

Sunday, October 18, 2009

When was the last time you've cried?

你在這張圖片里看到了什麼? 水滴? 或是漣漪?
我看到了我的眼淚。
不要擔心﹐我並不是又哭了。

在我來香港之前﹐我的生活過得安穩﹐很routine﹐每天起床﹑上班﹑下班﹑回家﹑吃飯﹑睡覺。沒有什麼不好的也沒有什麼可埋怨的。只不過﹐我知道自己過得很不開心。所謂的不開心不是來自於在工作上所遇到的困難或壓力﹐而是在怪自己不知道自己在干嘛?﹗可以說﹐沒有什麼方向感。每年年底做的appraisal 都讓我感到非常地懊惱﹐因為得列出未來的兩三年內所要達到的目標。可想而知﹐很多時候只是在 "騙吃" 而已! 呵呵!

後來﹐經過一番的 "深思熟慮" 後﹐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方向﹐把我帶到了香港來。一直以為自己很向往﹑很期待的生活﹐應該能夠很快地去適應一個新的環境。況且﹐香港和新加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﹐畢竟兩者都是充滿著活力的大都市啊! 可是﹐我錯了。大錯特錯! 我高估了自己的勇氣﹐低估了自己的情感。

情感是一個很玄的東西﹔很難形容﹐只能用心去體會。在香港的一個月內﹐我哭的次數遠遠超過我過去十多年來在新加坡哭的次數。不論是在電視上看到的或是在街上觸碰到的﹐只要能勾起我對家鄉的思念﹐我就會開始熱淚盈眶。很難受﹑很苦﹑很孤單﹑很想回家。 以前在機場看到離別的場面時﹐不明白為什麼都哭得那麼慘? 動作需要那麼誇張嗎? 如今﹐我想﹐我能體會到那種心情了。

這幾十年來都一直生活在這個小島國上﹐難免會有一種被保護的感覺﹐也同時不怎麼願意想走出這個 "安全區"。獨自一人到這兒來﹐意味著所有一切的事和物都得從零開始。起初的不知所措讓我在瞬時間失去了安全感以及方向感。所以﹐我才會哭得那麼地 "淒涼"! 好像受了很多的委屈似的。後來﹐慢慢的學會如何敞開這狹窄的心懷去擁抱眼前的挑戰。

哭能讓人抒發一種被壓抑著的情感。哭完後﹐會覺得很舒服﹐很輕鬆﹐很快樂。其實﹐我很高興自己在這裡有這麼多的時間去哭。因為哭﹐我才知道自己內心深處最重要的人或東西是什麼。因為哭﹐我才會去更加珍惜眼前所擁有的一切﹐把不必要的遺憾降至到最低點。哭是一件好事﹐不該被視為懦弱的舉動。想想看﹐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地﹑痛痛快快地大哭一場了呢?

"唔該"!

我在香港最常用到的交通工具是小巴 (minibus or public light bus)。如果你經常看些港劇或港片﹐應該不會對這些小巴感到陌生吧! 基本上﹐小巴的顏色有兩種: 紅和綠。紅色的小巴是不定費的而綠色的小巴則是定費 (flat fare) 的。通常這些綠色的小巴在新界一帶極為普遍。我每次上下課都會乘搭綠色的小巴﹐車費每趟也只不過是港幣$3.80 而已。每一輛小巴只可以載16 名乘客﹐不能超載。所以﹐如果小巴滿了﹐司機不會讓你上車﹐也只好等下一輛了。乘搭小巴不只便宜而且還很快﹐很方便﹐頻率也相當高。值得一提的是﹐你可以在小巴所穿梭的路線中途上下車﹐不一定要到車站才可以這麼做。這一點跟新加坡有很大的不同。

每次下車之前得讓司機大哥預先知道哦﹐因為小巴上沒鈴讓你按! 也就是說﹐多多少少得懂些粵語lor! 比如: "前邊有落﹐唔該" 或 "X X (地名) 有落﹐唔該" 等等之類的。通常我都蠻幸運的﹐下車的那一站都會有人跟我一起下車。直到星期三那天﹐車上的人都下完了﹐就只剩我一人還在車上! 沒辦法了﹐只好快點喊出:" 福安有落﹐唔該!" 因為下一個就到站了。Phew! 還好我會說出這幾個簡單的字! 不過﹐不知怎麼的﹐講了這句話後﹐感覺還蠻洋洋得意的! =p

Monday, October 12, 2009

不開心 Not happy

昨天發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。已經告訴自己不要再去想太多﹐可是後來還是會不知不覺地又去想。想著想著﹐就想起潘sir說過的一番話(其實之前也曾聽過啦!):人往往在大自然面前是很渺小的。突然(又)想起今年3月底到台灣的阿里山旅遊時所拍的一些照片。


再次重溫這些嘆為觀止的景觀時﹐心裡確實舒服了許多。人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﹐通常都會鑽牛角尖。這樣反而會弄到自己更不開心。唯一解決問題的方法﹐便是把自己從這些無畏的煩惱抽出來。怎樣"抽"呢? 去聽聽歌啊﹑看看書啊﹑做做運動啊﹑等等。用意是要分散自己對這件事的注意力。

呵呵﹐只會在這裡高談闊論﹐自己還不是在繼續想! 叫我怎能不去想呢?! 這可牽涉到我身邊最親的人。。。或許很多questions是沒有一個definite answer的吧! 或許吧。。。

Friday, October 9, 2009

選擇

十月七日出席了一個導賞會﹐是關於即將上演的一部舞台劇 <<敦煌。流沙。包>>。導演兼編劇﹐潘惠森老師 Paul Poon﹐分享了這部劇的創作靈感。他說這部劇是為配合絲綢之路藝術節 Silk Road Art Festival而編寫的。特別一提的是潘Sir所講的一句話令我非常的感動。他說:"因為不知道它的價值﹐所以就讓它給流逝掉。" 暫時先賣個關子為什麼他會有這樣的感慨﹐等小妮子我看了這部劇後才與你分享吧!

身為一名頗有名氣並且得過許多獎的潘Sir來說﹐一點都不高傲反而非常的平易近人﹐交流中還不時帶有點 "黑色幽默"感! 起初﹐他為這部劇取的劇名是<<這麼輕﹐那麼重>>。後來主要是為了能和藝術節的主題更貼切才演變成<<敦煌。流沙。包>>。

敦煌是整條絲綢之路中的其中一個景點﹐有莫高窟、榆林窟、西千佛洞等主要歷史文化景觀。正德十一年(公元1516年),敦煌被吐魯番占領。嘉靖三年(公元1524年),明王朝下令閉鎖嘉峪關,將關西平民遷徙關內,廢棄了瓜、沙二州。此后二百年敦煌曠無建置,成為“風播樓柳空千里,月照流沙別一天”的荒漠之地了。

在他這25年的創作生涯里﹐他覺得自己很幸運能一直有機會和不同的人共事。 他回想起那次跟這部劇的演員們去了一趟敦煌的經歷。當他親眼目睹那壯觀的塵積岩時﹐驚覺自己其實是那麼的渺小。

的確﹐我時常因為一些小小的不如意的事而感到沮喪﹐好像世界末日似的。其實我是有選擇的。我可以選擇高興也可以選擇不高興。人身短短幾十年﹐何不利用這短暫的生命使自己過得更充實更精彩呢? 一切聯帶性的事物的發生都是因"我"一個人而起的。自己的路要怎樣走就要靠自己的選擇了。


期待十月二十五日的演出。。。

文化遺產 Cultural Heritage

那天﹐老師在課堂上問大家中國有什麼文化遺產是值得一提的。One of the students mentioned 書法 Chinese Calligraphy﹐另一位則說 Chinese Gong Fu 功夫。老師最後還說﹐生為一名中國人﹐不可以不知道什麼是 "四書五經"。天啊! 我真的不曉得什麼是 "四書五經" 耶! 上網 google 了一下 -->

取自於維基百科 wikipedia:

四書五經是四書和五經的合稱,是中國儒家的經典書籍。
四書是指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學》和《中庸》;而
五經是指《詩經》、《尚書》、《禮記》、《周易》、《春秋》,
簡稱為“詩、書、禮、易、春秋”,其實本來應該有六經,還有一本《樂經》,合稱“詩、書、禮、樂、易、春秋”,但后來亡于秦火,只剩下五經。

Wow! 果然上了寶貴的一堂課! 一直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到中大念翻譯課程是個明智的選擇 (hiak....hiak!!)。

說了那麼多關於中國的文化遺產﹐這不經令我去想﹑去思考新加坡到底有什麼代表性的文化遺產。我想了很久還是想不出來。直到昨天﹐當我在網上閱讀 <<我報>> 的時候﹐無意中看到一則廣告標題 "我國歌台文化應申請世紀文化遺產?" 我覺得這挺有意思的。還記得幾年前掀起的一股 "歌台craze" 是因本地的一部電影 "881" 所帶動的。儘管當時的我並不這麼喜歡這部片子﹐因為覺得它太無理頭了﹐超像 Singapore version 的 Bollywood﹐但事過境遷﹐反而令我敬佩的是導演的用心良苦及大膽的嘗試。如果不是因為這部片子和部長的評語﹐這個文化或許會在人民的心中慢慢地被遺忘了。

是不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價值﹐所以才會慢慢地流逝? 價值的定義又是什麼呢?

To be continued .....

Sunday, October 4, 2009

"儀" 個人生活

不知不覺﹐來到這個即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生活已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。
頭幾個禮拜是非常不適應自己一個人在異鄉生活﹐所以心情是非常非常的down!
不過還好﹐things are improving now. 正努力地學習獨立﹐儘量享受這種"無憂無慮"的日子吧! 成立這個blog除了能記載我在這異鄉生活的點滴外﹐也能同時讓遠在家鄉的朋友們知道我在這裡的近況。So...stay tuned for more recent posts! =p